第1782章 起步就逼近歼-10B跟歼-10C的十号工程
“首长,这有很多不一样的,虽然都是鸭翼加大三角翼的气动外形设计,十号工程在设计过程中,由于很多技术得到突破,得到超-7的验证,十号工程的一些设计都是远高于超-7的……”
为了向首长证明,这并不是放大版的超-7A,作为总设计师,宋大佬开始介绍细节设计。
“超-7尾部没有尾翼,而十号工程增加了一对差动尾翼,可以进一步提供机动性……”
歼-10跟超-7在外形上看,如果没有注意,确实会认为很相似。
十号工程所选择的外形气动布局,早在86年就已经完善了,这并不是直接全新设计,国内考虑到工业水平跟技术基础,对十号工程提出的性能指标并不是特别高。
按照国防建设的需求,采取战略防御国防政策,空军希望的是拥有如同法国幻影-2000那种的全能飞机,毕竟军费少,而且执行防御任务。
如果按照性能指标,最终开发出来,不仅是满足空军需求,同时也可以提供给海军用于海防。
当然,军方对十号工程的要求是能充分满足国土防空任务的同时,还拥有超过强-5对地攻击能力的综合战斗机。
“鸭式布局近距耦合对于提升机动性有着很大作用,而国内在这方面研究也比较成熟,通过超-7的验证,改进当初歼-9的一些技术,从理论上讲,性能将会比要求的提升一部分……”
对于十号工程,空军等都是非常期待的。
毕竟目前国内的主力战机还都是歼-6,先进一些的也就是歼-7跟歼-8II。
十号工程,从一开始就瞄准的西方三代机标准。
哪怕引进了苏-27的技术,苏-27还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机之一,造价实在是太贵了,维修等也是有着很大问题,很多核心部件得引进不说,苏-27的软骨病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。
“目前这样的方式确实非常不错,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经费,同时也能让技术得到验证,更加成熟,节省下来的经费可以用于更高性能的设计论证等。”谢凯一脸笑容。
歼-10比历史上原型机制造早了三年,虽然这时间提前的不多,在性能上却提升了很多。
歼-9这款高空高速的战机,78年就已经下马;一方面因为经费,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技术难度太大。
在歼-9下马后,611就在利用歼-9剩余的经费继续研究一些基础技术,后来404跟巴基斯坦合作,搞超-7战机,这就使得很多技术可以进一步论证。
超-7只是一款轻型战机,主要作为高级教练机使用,技术等方面,同样是采用歼-9的基础。
不追求高空高速,技术难度相对来说小了很多。
何况超-7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苛刻的技术要求。
龙耀华跟李明山等人听着汇报,对比着眼前这架尚未完成装配,内部电子系统等甚至还没开始装的战机跟超-7的差别。
确实有着很大的不同。
“首长,超-7甲乙两个型号,并不适合我们空军使用,否则将会挤占歼-10的未来发展前景。双发的超-7,在某些方面,甚至还不如米格,唯独空中机动性要好一些……”谢凯的话,把众人拉回了现实。
超-7成功了,取代了原本历史上的枭龙。
即使红旗集团不愿意继续搞下去,巴基斯坦方面都不会同意。
他们需要更先进的战机。
在美国人拒绝向他们交付F-16战机的情况下,隔壁三哥家却不断地从苏联获得米格-29,苏-27这些先进战机,同样没钱的巴基斯坦空军就指望超-7系列战机来提升空军的作战能力。
超-7A巴基斯坦得到的不多,不停寻找客户,就为了降低研发成本。
超-7B还在进行密集试飞。
目前来说,超-7B展现出来的性能,还是比较让巴基斯坦军方满意的。
要不然,穆巴拉等人早就来找谢凯的麻烦了。
这些情况,龙耀华跟李明山等人在132厂各个车间视察的时候,就有了详细的了解。
生产车间无论是检测设备还是生产设备,跟几年前刚跟404合作的时候,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。
特别是精加工车间,里面全都是清一色的数控设备。
绝对的现代化工厂,车间再也看不到脏乱差的情况,哪怕各种零配件,也都是整齐地摆放在各种架子上,操作人员可以很轻易拿到,也不会出现失误。
“这发展很不错,跟之前的完全不一样了。”龙耀华感慨着。
这还是有两年没过来了。
“多亏了上级给的政策,以及红旗集团的订单,这几年,生产任务一直都是饱满的,有大量的资金可以用于提升技术基础。”说这话的时候,熊宏元满脸自豪。
当初要不是跟红旗集团合作,132厂发展没有这么快。
一开始,他们同样是靠着404的政策跟业务获得订单的。
如果上级不同意,404的订单,根本就没单位帮着生产,得不到经费,也没得发展。
“熊厂长也快退了吧?”谢凯问旁边的霍海源。
霍海源点点头,“之前就让他退,他不愿意,还有三年时间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